在全市服务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推进会上的发言 在全市服务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推进会上的发言在全市服务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推进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持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工业园,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加大,“用工荒”问题逐渐突显,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p>
**聚焦求职者“就业难”,企业“招工难”,创新探索前端数据搭台、中端精准招工、末端就业保障的“全周期”就业服务体系,有效破解本地企业“用工难”问题。
搭建就业服务数字平台,提升就业“精准度”。
搭建就业服务数字平台,提升就业“精准度”。
一是创新“金牌管家”“三级联动”就业摸底机制。
创新开展“金牌管家”、“企业红色帮办”服务模式,了解企业缺工规模、缺工类型、技能要求、薪资水平,全面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用工趋势。
建立部门、乡镇、行政村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入户走访、线上联系等方式对有就业需求的人员进行摸底登记。
2023年以来,摸排出园区缺工企业65家,紧急缺工岗位1300个,登记有县内务工意愿求职者1353人。
二是建立稳就业扶持机制。
制定出台《解决园区企业用工工作方案》、《县域内稳定就业劳务补助方案》,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就业,鼓励县内求职者就地就近就业,推动用工企业招录县内求职人员,从制度上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解决用工难问题。
三是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机制。
动态管理务工人员数据信息库、园区企业用工数据信息库,把信息库数据和就业扶持政策链接到“就业直通车”等就业平台,为“企业用工”“求职找工”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参考,实现求职与用工自动匹配,有效提升就业精准度。
创新就业服务招工模式,破解企业“用工难”。
创新就业服务招工模式,破解企业“用工难”。
一是创新“送岗上门”服务模式。
创新“固定+流动”就业咨询介绍服务机制,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就业服务站,并在全县156个村(社区)全覆盖设立就业服务点,常态化开展就业服务。
充分利用节假日、“惯节”、“赶会期”等特殊时间节点,组织人员到集镇、商超、各村屯人流密集场所流动开展“微招聘”活动。
把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的“就业大篷车”开进村(社区),将就业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3年以来,开展“微招聘”463场,组织“就业大篷车”68场,为园区重点企业新增输送员工910人。
二是探索“就业导游”服务模式。
创新开展集“点对点”包车、访企探岗、现场招聘于一体的“就业导游”服务活动,分批次,按照“观光”路线进入缺工企业参观工作、生活环境,“沉浸式”体验工作岗位。
2024年,组织开展“就业导游”服务活动吸引县内求职者359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7人。
三是推行市场化运作新模式。
委托**百姓家园职业中介有限公司等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运作,并在**镇罗山村设置华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