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p>
在这一时代新篇中,关键词‚人民‛出现了46次,‚改革‛出现了146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除了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因素之外,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的内部因素就是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
从这个根本性的内在因素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围绕‚人民‛进行的。
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关于《决定》的说明中郑重指出,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
今天,我们聚集一堂,共同学习探讨一个重要而深远的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什么,靠什么发展,发展成果由谁享有,发展政策如何制定,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发展思想。
自先秦开始,民本思想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政治社会,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心理中。
这些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人心向背的历史规律、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文情怀等,主张重民、爱民、裕民、亲民、从民、信民。
它们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唯物史观,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追求。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长远的奋斗目标,是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建设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共产主义社会。
而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就是为广大群众,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同时人民群众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依靠力量。
1944年9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为人民服务‛是对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反映了共产党人对于人民历史地位的认识。
‚人民,只有人民,